7月15日,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社会实践服务团20名青年志愿者在团委书记高岩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两天的“青春向党,奋斗强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党史学习实践、理论宣讲实践、国情观察实践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于14日下午2点,在第五教学楼5300举行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土木学院团委书记高岩、学生党支部书记杨睿、学工办老师陈莹以及三下乡全体学生志愿者20余人出席本次仪式。
出征仪式上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高岩老师从队伍建设、培训内容、准备工作、时间安排等方面通报了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期筹备组织情况。
随后志愿者代表于智楠发言,他号召所有“三下乡”志愿者们要紧紧围绕“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的主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根据自身所学专业特色,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将所学书本知识运用到实处。
悲壮英雄冢忠烈红军魂
历经了5个多小时的车程,我院社会实践服务团一行到达了本次抗联路的第一站,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沟门的烈士陵园。在小天桥沟沟口附近,就已感受到严肃的氛围。经当地人介绍,是治安村村民为缅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后卫连连长刘金铎、妻子金顺子等而建立的陵园。
肃穆的松柏,寄托着后辈的哀思;庄重的花篮,承载着人民的敬仰;凝练的碑文,永远铭刻下英雄的光辉事迹……
整个团队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迈入了烈士陵园,进入陵园时间仿佛被拉回到1935年的这片土地上,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和他所领导的抗联战士同日寇浴血奋战,刘金铎烈士就见证着那段历史。
青山埋忠骨,军魂卫国土。朝阳升起,写着英雄名字的墓碑愈发闪耀。走抗联路、唱抗联歌、吃抗联饭,高举抗联旗帜,将抗联精神永远传承!
观抗联军校,重温抗联精神
顺着抗联路,我院来到了抗联军校遗址。抗联军校遗址是重要党史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山坡的半山腰处。
在1935年,杨靖宇将军率领二百余名战士来到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了壮大革命队伍,杨靖宇将军号召有志之士组成抗联部队。并建立抗联军校,专门负责改正部队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陋习,在这里接受了学习和锻炼,并被培养成“为人民而战、为革命而战、为自由而战”的优秀抗联战士和干部。
不忘先辈英烈策马强国之路
随后志愿者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了骑兵塑像阵,逞霸凌,环宇怒;不懈怠,砥砺行。墓志铭刻热血扬。英雄志,忠骨魂;为振兴,追梦行。待到中华复兴日。民安康,国昌盛;当今殊,世界同。英雄已逝,生者自强。志愿者们在骑兵塑像前默哀,鞠躬行礼,祭奠英烈。
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些为人们创造美好今天和未来的革命先烈们,他们没有留下名字就壮烈牺牲了,他们永远地活在人民心中!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应牢记:是革命先烈让人们有了幸福的生活。
游“红军洞” 忆抗联英雄
紧接着,志愿者们发现山脚下隐藏着一个洞,洞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此洞是治安村“红军洞”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葫芦头沟里,是一个天然石灰岩结构洞穴。
通过当地一位老奶奶的介绍,志愿者们得知此洞为当年抗联部队密营地之一,杨靖宇将军在开辟老岭根据地期间,曾多次率部在此隐蔽、休整,并寻找向敌人发动进攻的时机。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之为“红军洞”。
通过对“红军洞”的进一步了解,大家深刻的体会到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祖国未来的接力棒将由我们传递,不能辜负抗联战士流下的鲜血,要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身体力行,劳动光荣
在洞口附近,我们志愿者看到一片苞米地,虽平凡但却养活着人们。这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浇灌的果实。响应国家号召,时刻牢记珍惜粮食,光盘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说过:“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志愿者们来到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东北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广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物“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旗,寓意着以抗联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岩老师带领党员们在军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带领全体党员宣誓,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权威。
“红日升东方,红星耀华夏!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准备跨世纪。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的声音响彻整个广场。
随后大家集体在抗联烈士雕塑前默哀3分钟后进行参观,寄托后辈对先烈们的无限哀思和沉痛悼念,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参观完革命烈士雕塑后,高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的革命英雄。历史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革命先烈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为战斗时同敌人搏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革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候,抛去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重温碾盘会议激发爱国情怀
次日,我院社会实践团志愿者出发来到了位于集安市北部五女峰的碾盘会议遗址。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1938年初,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一军主力部队,冲破日军的冬季讨伐封锁,向老岭山脉进发,开辟了老岭抗日根据地。历史上有名的袭击阳岔工区战役正是在此地通过召开碾盘会议研究制定的作战计划。
在“碾盘会议遗址”的不远处,还有一处东北抗联的密营遗址——“地窨子”。
一位住在当地附近的老人她回忆起和杨靖宇部队那些不平凡的岁月,老人说自己终生难忘,说当时战斗非常激烈,由于抗联人数较少,当时没有专门的医务人员,一些伤员就被送到这位老人的家里,他们就成为了抗联医务人员,每天起早贪黑的为伤员包扎伤口,涂抹药品,当时也没有大米和白面,
在老人的心里,把伤员当成自己的亲人,而这些亲人们也会经常会和老人讲一些抗联的道理和故事,受到这些亲人的感染,老人心里暗下决心,要为伤员们能够早日的重返战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当地人为了纪念抗联战士,重现当年抗联战士艰难的生活情景,在“碾盘会议遗址”附近搭建了“马架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说过:“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我院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紧紧围绕“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的主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是说过,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通过对抗联遗址的参观、对当地居民的访谈、对红色故事的挖掘、重走抗联足迹、追溯抗联记忆、学习杨靖宇精神,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共产党人的良好风貌。
重走抗联路,追寻昔日足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通过本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院志愿者理论学习有收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牢记抗联精神,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为学校以及学院贡献自己的磅礴力量!